旅程資訊

能否適合乘坐泰航

飛行前的體檢

我們建議所有國際旅客在飛行前進行體檢,並瞭解目的地國家當前對疫苗接種、旅行健康及其他相關資訊的具體要求,以確保旅途的安全。

 

 

飛行途中

航空旅行可能會對旅客的生理或心理產生系列影響,包括壓力、腹脹、耳痛、鼻塞、腿部腫脹、身體疼痛、暈機和時差調整等,在極其罕見的情況下,還可能導致深層靜脈血栓的形成。

 

以下建議將有助於緩解您旅途中的種種不適:

  • 在飛行前/中不宜吃得過飽。
  • 深呼吸,儘量放鬆,以免壓力過大引起胃酸分泌增加進而導致腹部不適。
  • 在飛行途中可適量飲水或飲用果汁,以保持體內水分平衡;含酒精或咖啡因成分的飲料具有利尿作用,易造成體內水分流失,因此不宜飲用。
  • 塗抹潤膚霜保持皮膚濕潤。
  • 穿著寬鬆的服裝,脫掉鞋子,適度在機艙內起身走動。
  • 適度做機上伸展運動或活動四肢。
  • 在醫生的指導下採取適當的預防性措施,以避免暈機;在機身劇烈震動時,眼睛盯住機艙內的某個固定點以保持平衡。
  • 勤洗手,保持個人衛生。

 

血糖穩定的糖尿病患者可以搭乘班機,但若跨越時區,則應適當調整用餐和服藥的時間。需注射胰島素的糖尿病患者應在班機出發前告知泰航,並應出具可隨身攜帶注射器和針頭的英文版醫療證明

 

飛行途中的氣壓變化可能對人體的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 中耳炎和鼻竇炎

  • 因為機艙內的濕度較小,有過敏性鼻炎或慢性鼻竇炎的乘客更容易出現問題,在飛機起飛和降落的過程中,機艙內的壓力變化可能會加重鼻塞的症狀。特別是在下降過程中,中耳的咽鼓管可能會破裂,耳內聽見炸裂聲,還可能會出現聽力障礙或耳道疼痛。為了緩解耳部的堵塞感,您可以:
  • 在飛行過程中適量飲水,保持體內水分平衡。
  • 在起飛前30分鐘使用可減輕充血的鼻腔噴霧劑、生理食鹽水噴霧劑或其他適宜的減充血劑。
  • 預防鼻粘膜腫脹能夠有效緩解耳部堵塞感,可經常練習吞嚥、咀嚼或溫和的佛薩瓦氏壓力均衡法(捏緊鼻孔,閉嘴鼓氣,以氣體壓力衝開耳部堵塞)。

• 時差症候群

穿越多個時區的長途旅客可能會因為生物時鐘紊亂和晝夜規律被破壞而失眠。其主要症狀為入睡困難、疲倦、頭暈、便秘及種種心理和/或生理不適。老年乘客、搭乘紅眼航班及東向航班的乘客往往對時差反應更為敏感。以下秘訣可幫助您更容易調節生物時鐘:

  • 禁飲含酒精和咖啡因成分的飲品。
  • 可服用褪黑激素或短效型安眠藥(兒童、服用華法林的患者或癲癇患者禁服褪黑激素)。
  • 在東向旅行開始前的三天中或西向旅行結束後的三天內,提前一小時就寢並提前一小時起床。
  • 光照有助於調節生物時鐘,可在抵達目的地後多曬太陽。

• 深層靜脈血栓 (DVT)

深層靜脈血栓亦稱“經濟艙症候群”,指因長途飛行中機艙內的環境變化(例如氧氣濃度或空氣濕度較小)、久坐靜止或脫水導致靜脈內形成血塊的現象。深層靜脈血栓可引發肺栓塞等嚴重的併發症。深層靜脈血栓的症狀也可能在長途飛行結束後才出現,表現為小腿疼痛或痠脹、小腿或腳踝腫脹、輕微發燒或不適感等。

 

以下因素可能會增加出現深層靜脈血栓(DVT)的風險:

  • 年齡超過40歲
  • 有靜脈血栓病史
  • 近期做過手術,尤其是在腹部、骨盆或腿部
  • 久坐不動
  • 血液凝固異常症患者或高血粘度患者
  • 孕產婦
  • 癌症
  • 心血管疾病
  • 使用雌激素療法或口服避孕藥
  • 吸煙
  • 靜脈曲張
  • 過度肥胖

應對深層靜脈血栓風險的預防措施:

  • 穿著寬鬆舒適的服裝
  • 穿著醫學用彈性襪
  • 在飛行過程中大量飲水,保持體內水分平衡
  • 將前方座位下方空置出來,以便定時活動雙腿。
  • 適度在機艙內起身走動
  • 適度做機上伸展運動
  • 高風險旅客在登機前應諮詢醫生,做好防範措施(如攜帶低分子量肝素或阿斯匹靈)

機上醫療救助

如其他航空公司一樣,泰航可提供適當的機上醫療救助服務。泰航的空服人員定期接受培訓,擁有合格的急救能力和心肺復甦技巧,必要時,我們也會向機上的專業醫生尋求幫助。機上配備的醫療設備包括:

  • 急救包(僅限航班空服人員使用)
  • 醫療包(白色和黑色各一),可供機上的醫生或配合除顫器使用
  • 自動體外除顫器(AED)
  • 輪椅(限長途航班)

 

保障您的機上安全

注意高溫熱飲

在飛行途中,空中服務員將為旅客提供熱飲服務。為了防止熱飲溢出燙傷,我們希望您:

-  將咖啡杯/茶杯放在托盤上,耐心等待空中服務員倒完熱飲後,再小心拿起咖啡杯/茶杯

-  若暫時無可用之托盤,空中服務員將為旅客拿著杯把的咖啡杯/茶杯倒入熱飲,請耐心等待空中服務員倒完再拿回,否則可能因熱飲溢出而造成燙傷。

 

不得睡在機艙地板上

泰航所有機艙的座位設計及安裝均嚴格遵照航空法定的相關標準,確保所有乘客享受安全舒適的飛行體驗。在飛行途中(尤其是長途航班中),間中有部分乘客躺在座椅四周的地板上,這可能會對他們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脅。雖然機艙地板整潔乾淨,但地毯上仍有肉眼看不見的灰塵顆粒,可能會引起過敏,甚至影響呼吸系統的健康。此外,機艙內的空氣流通不暢,氧氣供應不足,可能導致乘客呼吸困難,起身時會感到頭暈目眩。最重要的是,乘客躺在地板上時,可能會與地板和座椅的金屬零件發生碰撞,尤其在機身劇烈顛簸時,很容易造成嚴重的傷害。

特殊健康狀況旅客搭機的禁忌及建議

有特殊健康狀況的旅客對細微的變化非常敏感,因此在登機前應諮詢專業醫生的意見,以降低健康風險。旅客應將藥物置於手提行李中隨身攜帶。裝有金屬義肢、心臟起搏器、體內除顫器或攜帶其他醫療儀器的旅客必須出具醫療證明方可登機。
 
飛行過程中需要額外協助的肢障旅客必須有人陪同乘機,並應提前通知泰航,以便空服人員事先作好相應的安排。

尚未妥善治療或病情不穩定的旅客及可能因航空飛行而加重病情的旅客,必須出具體檢合格證明方可預訂航班。

備註:必須請主治醫生填寫MEDIF (醫療資訊表),並將詳細的病情及是否需要氧氣筒、輪椅或擔架等特殊設備等情況提前告知泰航。泰航保留拒絕乘客登機、延遲或變更其行程的權利。只有經妥善治療且病情穩定的旅客方可搭乘泰航班機。

下列情況不宜搭乘班機:

  • 出生不足7天的嬰兒,  機艙內的環境可能引起新生兒身體不適。早產兒登機需要填寫醫療資訊表(MEDIF)。
  • 孕婦:無孕期併發症的孕婦可以正常搭乘班機;航空公司應根據孕婦的情況決定是否可予登機,以免早產;孕婦懷孕初期若過量飛行應小心高空缺氧,宜格外謹慎。對於孕期旅行,泰航的建議如下:
  • 1.懷孕滿28周的孕婦需要由醫生出具健康證明,並註明預產期和孕婦的健康狀況。
  • 2.孕期不足36周的單胎妊娠孕婦可以搭乘4小時以內的航班,34周以內的孕婦可以搭乘4小時以上的航班。搭乘班機的孕婦需要由醫生出具健康證明,註明預產期並確認孕婦屬正常妊娠。
  • 3.多胎妊娠及有前置胎盤或流產等併發症的孕婦不宜搭乘長途航班,且必須辦理搭機醫療許可方可搭乘泰航的班機。
  • 4.孕期滿36周的孕婦嚴禁搭乘飛機。

 

• 心血管和肺部疾病的患者

在旅行過程中,請在隨身行李中攜帶足量的心血管藥物(包括硝酸甘油舌下含片)。還應另備一份藥品清單,列明服藥間隔和藥品劑量等資訊,以備藥品丟失的不時之需。在機艙內,應儘量減少不必要的活動。有下列症狀者不宜搭乘飛機:

  • 不穩定型心絞痛-距最近一次心肌梗塞(MI)或充血性心力衰竭發作至少6周以上且日常生活中未再出現胸部疼痛的旅客方可搭乘飛機。
  • 冠狀動脈搭橋術(CABG)及其他胸外科手術結束2周以上、待胸腔內空氣自行吸收後方可搭乘班機,因為進入胸腔的空氣可能因低氣壓環境而形成氣壓傷。
  • 難以控制的心臟衰竭患者。
  • 未經妥善治療的高血壓患者(收縮壓高於160 mmHg)。但病情已得到合理控制的高血壓患者可以搭乘班機旅行。不過,上述患者應隨身攜帶足量藥物。
  • 未經妥善治療的心律不整患者(心律必須得到有效控制且應隨身攜帶抗凝血劑)
  • 失代償期心臟瓣膜病患。
  • 水肺潛水後不足24小時或身患減壓病的旅客。
  • 未經妥善治療或不穩定的氣胸病患。
  • 未抽除胸腔積水的患者。
  • 哮喘:病情不穩定/嚴重或近期曾入院接受治療的哮喘患者不得搭乘航班。病情較輕的哮喘患者可以搭機旅行,但切記應隨身攜帶所有重要的藥物,尤其是可以迅速緩解病症的吸入器。
  •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慢性支氣管炎、間質性肺病和肺氣腫患者較易受到機艙內環境變化的影響,因動脈血氧分壓低於正常下限而引發低氧血症。行走50米或上樓梯無呼吸困難和呼吸急促現象的患者方可通過飛行前的健康評估。
  • 病情不穩定的呼吸衰竭病患。
  • 機械通氣或病情不穩定的患者。
  • 傳染性肺部感染。
  • 神經肌肉疾病併發通氣不足(需機械通氣)。
  • 肺結核(尤其是治療時間不足2周的免疫缺陷性肺結核患者)。
  • 胸外科手術後不足3周的患者。
  • 因為機艙內的濕度較低,因此曾進行氣管切開術的患者應採取特別的預防措施。

 

• 中樞神經系統疾病

  • 難以控制的癲癇或接受腦部手術(無併發症)後不足2周的患者。一般說來,癲癇病情穩定或剛剛接受腦外科手術的患者在長途飛行中更容易驚厥發作,輕度缺氧和呼吸亢進是眾所周知的促發因素,此外,過度疲勞、焦慮和不規則服藥都可能導致病情惡化。不宜在登機前倉促改服其他藥物,但可以考慮服用額外的抗驚厥藥。癲癇患者應在手提行李中隨身攜帶足夠的藥物,以備旅途中及航班延誤期間的不時之需。
  • 突發中風或腦血管意外的旅客一般應在病情穩定或恢復健康2周後才可搭乘班機。 缺氧可能會影響腦供血不足患者的身體健康,因此建議適當補充氧氣。
  • 遭遇意外傷害或顱腦損傷不足15天的患者。
  • 腦水腫未經妥善治療或腰椎穿刺後不足1周的患者。
  • 使用造影劑進行腦掃描後不足3天的患者。
  • 精神病患者必須事先檢具體檢合格證明。 按時服藥、病情穩定的精神病患者,在熟知其病情的親友陪同下,可在服用鎮靜藥物後搭乘班機。

 

• 腸胃不適:

    旅客在旅途中可能因為腹部脹氣而引起腸胃不適。

  • 接受腹部手術的患者因內臟剛剛縫合,有可能會在高空環境中因腹部脹氣而導致腹部穿孔或出血。結束腹部手術後2周內不宜搭乘班機。
  • 航空旅行並不會增加結腸造口術患者的健康風險,但腸道擴張可能會導致排便次數的增加。建議使用大號排便袋。應比平時更頻繁的更換排便袋,並應在隨身行李中攜帶多個備用袋。
  • 腸道阻塞、潰瘍或食管靜脈曲張破裂性出血的患者。對於出血患者,若內視鏡檢查的結果顯示已明顯癒合,或等待3周至血紅蛋白水準超過10g/dl後,就可以正常搭乘班機旅行。
  • 嚴重胃腸炎引發脫水。
  • 在過去7天內接受過胃腸道外殼手術的患者。
  • 在過去的24小時內進行過結腸鏡檢查的患者。

 

• 深層靜脈血栓 (DVT):

在旅途中,乘客因長時間蜷縮於狹小空間內、缺乏運動、久坐不動和大量身體水分消耗導致血粘度增加、血流不暢、下肢腫脹及血栓形成,並最終引發經濟艙症候群。為了降低深層靜脈血栓的風險,我們建議您穿著舒適的鞋子或脫下鞋子,每隔幾個小時適當活動腿部,在機艙內來回走動,伸展四肢,適量飲水以保持體內水分平衡,並儘量避免服用安眠藥或飲用含酒精的飲品。

• 其他健康問題

  • 視網膜剝離手術不足3周、急性青光眼或在過去1個月內曾接受青光眼手術、近期曾接受白內障手術、角膜炎未痊癒、在過去的3個月內曾接受眼部手術等眼疾問題。
  • 急性鼻竇炎或急性中耳炎。
  • 近3個月內接受過耳部手術。
  • 嚴重貧血(血紅蛋白低於10g/dl)。在飛行過程中,機艙內的氧氣含量較低,旅客可能會感覺頭暈,甚至失去知覺。血紅蛋白低於8.5g/dl的旅客不宜搭乘飛機旅行。
  • 患者攜帶航空禁運的醫療設備。
  • 傳播性感染:水痘、麻疹、腮腺炎、百日咳、帶狀皰疹等。
  • 出現嚴重併發症的免疫缺陷病患者。
  • 病情不穩定的糖尿病患者不得搭乘班機。 病情控制得當的糖尿病患者應在預訂機票時,先預訂糖尿病專用膳食。糖尿病患者應將所有藥物(及針頭、注射器、血糖檢測儀、含糖零食和針頭收納盒)置於隨身攜帶的手提行李而非托運行李中。飛行期間可能跨越多個時區,泰航建議您在飛行途中延用出發地的時間,並在抵達目的地後再調整為當地時間。
  • 對於近期曾接受手術或曾受傷的旅客,高空機艙內的氣壓變化可能會引起體內的氣體膨脹,產生健康危害。
  • 綁定石膏繃帶的骨折患者(在長途旅行中必須拆下石膏繃帶,以免引發骨筋膜室綜合症或對身體有害的浮腫)。
  • 嚴重燒傷或傷口大面積感染。
  • 可能因航空旅行導致病情惡化的絕症晚期患者。
  • 對於留置導尿管的患者,應在氣囊中注滿水,出發前應更換導尿管,且應通過直接檢查和尿培養確認無尿路感染的跡象。

 

如果您需要使用輪椅,請點擊此處了解更多資訊。

 

堅果過敏

由於泰航航班的乘客數量較多,我們不能保證機艙內或候機室內100%無堅果。不過,如果乘客事先將過敏症狀告知泰航,我們將盡全力將相關情況通知工作人員。
 
我們強烈建議您隨身攜帶藥物和/或醫療過敏標識手鐲,以便泰航工作人員警覺過敏反應。

對年老長者乘客的建議

為航空旅行做好準備

  • 避免前往偏遠地區。
  • 就適當的藥物、疫苗接種等事宜請諮詢家庭醫生。
  • 若目前患有慢性疾病,應確認自身的健康狀況是否適合旅行,並在手提行李中放置必需的藥品
  • 攜帶合適目的地穿著的衣物。Pack appropriate clothing for the destination.
  • 登機前購買健康保險。

 

飛行途中

  • 在機艙內應儘量四處走動,改善血液循環。
  • 在飛行過程中可適量飲水,以保持體內水分平衡,應避免飲用含酒精和咖啡因成分的飲品。

 

抵達目的地後

  • 老年長者乘客與兒童乘客一樣易出現嚴重脫水,因此應儘量避免長時間的陽光暴曬。
  • 增加飲水量或適當服用瀉藥(如有必要)以防止便秘。
  • 注意飲食衛生。
  • 充分休息以調整時差
  • 保持皮膚清潔,避免感染

與嬰孩同行

 

  -  將嬰幼兒的資訊通知當地預訂與票務工作人員,以便空中服務員預留座位並準備相應的設備。

  • 泰航的嬰兒籃僅供不足6個月、體重10公斤以下且身高不超過62公分的嬰兒使用。
  • 支付標準的兒童機票價格後,2歲以下的幼兒可在座位上使用FAA批准的汽車座椅。

  -  飛機起飛和降落期間必須將嬰幼兒抱在懷裡。
  -  在飛行途中為嬰幼兒準備足夠的保暖衣物。
  -  新生兒仍處於新環境適應階段,所以不足7天的嬰兒不宜乘搭飛機,以便確認新生兒是否存在任何疾病或先天性缺陷。
  -  患慢性疾病的兒童在飛行過程中可能會缺氧,因此在登機前應徵詢專業醫生的意見。
  -  機艙內的壓力驟變會導致臨時的航空性中耳炎,導致耳道疼痛。吸吮奶瓶、餵食母乳或使用安撫奶嘴都將有效緩解這一症狀(年齡較大的兒童可以喝水或嚼口香糖),在飛機下降過程中尤為有效。這將有助於平衡中耳內的氣壓。 
  -  會暈機的幼兒可於起飛前30分鐘內服用適宜的預防藥物。

 

 

更多資訊請向當地泰航辦事處查詢